今年以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质检总局对“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决策部署和具体工作要求,广东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李延辉提出了“早起步、早谋划、早落实、早见效”的“四早”工作思路,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以高昂的干劲,踏实的作风,过硬的能力,扎实推进“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开展,全面推动广东检验检疫工作再上新台阶。
广东检验检疫局“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在促调整、促转型、促创新上下工夫,在保企业、保市场、保增长上见实效,锻炼了队伍,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加强质量工作的重要经验。
认真统筹谋划:只争朝夕
2009年年初,广东检验检疫局党组在研究工作时提出:“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们自觉融入发展大局,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该局采取了多项措施推动“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一是及时宣传发动,为活动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强化组织领导,为活动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精心研究部署,为活动开展提供科学的制度保证。成立了“质量和安全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方案,多次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和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并将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和落实2009年重点工作任务有机结合,研究制定了《2009年工作任务措施》和《2009年工作任务措施细化分解表》,提出66条2009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措施,实行“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确保活动开展扎实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李延辉为组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有关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质量和安全年”活动领导小组。各分支局加强对“质量和安全年”工作的领导,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一把手亲自抓。
精心组织,密切配合
“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涉及检验检疫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压力大,各分支局、各有关部门做好布局谋划,既做到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更做到集中资源和力量,优先解决最突出问题。广东局各专项整顿行动牵头部门根据职责,对相关工作要求进行了细化,制定了有关专项整顿行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各分支局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做好动员,精心部署。各级人事、政工部门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财务、审计部门做好经费安排并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在“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交流,保障畅通
加强对各专项整顿行动和各分支局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发布工作。各专项整顿行动牵头部门、其他各专项工作牵头部门以及各分支局定期向广东局活动工作办公室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有关建议,以便掌握情况、加强指导。
适时检查,落实责任
适时组织人员对各分支局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门督察,并选取重点地区,组织工作组,实行驻点工作。各分支局制定和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务求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突出重点工作:雷霆万钧
广东局“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坚持与帮扶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相结合、与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相结合、与落实2009年重点工作任务有机结合、与促进企业提升质量素质相结合。突出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扎实开展专项整顿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的“四查、三整、五加强”要求,深入开展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顿行动。一是积极开展进出口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全面清查出口食品原料备案基地和企业使用添加剂情况。二是以供港澳鲜活农产品为重点,以出口农产品注册场为抓手,组织开展出口敏感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继续抓好农业投入品、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专项整顿,进一步建立健全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传入体系、出口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三是加强对出口消费品原辅材料中使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情况的摸查和抽测,开展敏感日用消费工业产品集中产区大检查,组织小家电产品型式试验核查和出口密胺餐具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抽查,全面排查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和质量责任追究体系。
认真组织“四大活动”
针对广东外贸依存度高、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实际,组织开展了检验检疫帮扶企业服务外贸政策大宣讲、企业大走访、服务大提升、工作质量大检查等“四大活动”,不断巩固和深化帮扶外经贸企业成效。一是联合外经贸部门,在辖区内全面开展检验检疫服务外贸政策大宣讲活动。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真正让企业把握好原产地、普惠制和新近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二是由局党组成员带队,深入到七个片区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认真倾听外经贸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仔细梳理和研究企业提出的问题,并现场办公,实行一对一帮扶、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三是开展服务大提升活动,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对企业提出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能马上解决的就及时解决;对涉及全局性、政策性或暂时不能解决的,及时向上级反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问题尽快解决;对确需解决但情况复杂、短期内不能解决的,指派专人负责,创造条件,限期解决。四是以增强服务企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开展工作质量大检查活动。认真查找工作差距,深入剖析原因,全面掌握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现状及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整改措施,解决工作当中与外经贸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积极改革监管模式
致力构建科学严密的监管体系,建立了质量白皮书发布制度,健全了常态与动态相结合、企业诚信与风险分析相结合的出口企业分类管理制度。一是积极实施出口工业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对辖区651家一类企业和2912家二类企业,占辖区80%以上的出口检验监管工业品实施了一般监管、验证监管或信用监管的便利措施。二是大力推行出口产品合格评定体系,率先建立了出口产品合格评定体系,并在广州局等10个分支局成功进行试点,将监管重点由过去简单的报检批检验调整到对企业和产品的风险分析、诚信评估、关键点控制、动态调整和整体把关。
大胆先行先试,积极推进检验检疫通关模式改革,在广东省内实行了严密科学、快捷方便、具有广东特色的检验检疫跨辖区、跨关区直通放行制度,有关措施得到广东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高度评价。2009年1月至10月,辖区已有36.2万批、134亿美元的出口货物从辖区及深圳、珠海口岸采用直通放行方式直接报关出口。
致力形成检测网络一体化
根据检测业务网络建设既要面向执法又要面向市场的指导思想,以及“抱团取暖,强强联手,强弱结合,分工合作,内联外拓,创造品牌,提升实力,共谋发展”的总体思路,按照统一品牌形象、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认可规划、统一检测周期、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发展政策等“六统一”原则,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积极推进辖区实验室检测业务网络一体化进程。
围绕“五个年”目标:绽放光彩
营造了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在质量宣传方面成效显著
1月至10月,先后在各级报刊、广播电视上开辟宣传专栏30个,发表宣传信息8725篇,其中中央媒体报道978篇;在公众网开辟宣传专栏33个,发表工作简报等宣传信息5242篇,信息点击量高达165万次;围绕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开展在线访谈活动10次,答复公众提问1085条;组织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咨询活动1491场次,发放宣传画册等资料11.3万份。联合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全面组织开展检验检疫服务外贸政策宣讲系列活动。共举办专题政策宣讲会224场,企业参加人数2.4万人次,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为开展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企业提高质量意识和诚信守法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促进了广东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在质量提升工程建设方面成效显著
充分利用分类管理、出口免验、认证认可和地理标志等措施,积极扶持广东自主品牌以及支柱和主导产业发展。目前辖区已有23家企业产品获得出口免验资格,免验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15家企业、19个产品获得了地理标志保护;有1838家企业获得出口质量许可证,1058家企业获得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394家企业取得国(境)外卫生注册,307家企业获得输美日用陶瓷认证,有力地增强了广东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做好广东重点出口商品质量分析工作,探索建立了质量白皮书发布机制,供地方政府参阅。大力推动广东产业转移和优化升级,先后派出3000名技术骨干对100多家“双转移”企业上门服务,有力促进了广东省33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有关工作由此也得到了汪洋书记的赞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围绕省中心工作,思考积极,服务主动,值得充分肯定”。
提升了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质量整治方面成效显著
对辖区1283家出口食品原料备案基地进行了100%清查,限期整改95家,取消50家;对1816家进出口农产品注册企业进行了100%清查,取消注册资格72家;对429家取得卫生注册资格和126家对外注册企业进行了清查,限期整改105家,取消卫生注册资格8家,上报取消对外注册资格10家。组织3000多人次对辖区内近1000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添加剂使用情况开展拉网式清理整顿,对全省1151家进口食品收货人和128家进口食品境外出口商(代理商)进行了备案管理。强化对敏感进出口日用消费品特别是玩具、儿童服装、小家电、木制品和家具、仿真饰品、与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等的检验监管。严厉打击检验检疫违法违规行为,与广东省公安厅建立了协作执法机制,启动了泛珠三角9省区12个检验检疫局执法稽查合作平台,联合公安机关打掉制售假收据黑窝点5个,查获非法检验鉴定机构6家,查实非法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及认证咨询活动企业两家,查实非法出口家具贸易公司4家,查实跨区域擅自出口食品贸易公司3家等。
推动了广东外经贸平稳增长,在质量服务方面成效显著
相继出台了《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服务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意见》等8个文件、共73条工作措施,不断创新服务内容、服务机制和服务方式,建立健全了检企联系制度,推行了现场办公、驻厂检验、危机服务、一对一帮扶、一企一策等特事特办制度,实行了“白加黑”、“5+2”通关查验工作制。在系统内率先创建了与政府网站链通的“标准与技术法规信息快车”、“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两个信息平台,仅今年1月至10月份就为企业提供了免费技术标准信息服务21万人次。组织建立了产地证业务专家工作组,一把手亲自上门为企业送去关税优惠的具体清单。1月至10月,累计签发各类优惠原产地证书44.2万份,涉及商品金额112亿美元,可为出口企业减免国外关税4.2亿美元。
完善了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在质量监管机制建设方面成效显著
加强风险研判,有效保障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确定了水产品、肉及肉制品、乳与乳制品、蔬菜类、植物油和酒类等6类大宗敏感高风险食品为重点产品,确定供港澳台食品生产加工区域为重点区域,集中人员和技术力量对重点产品、重点区域进行风险研判。积极探索出口食品检验检疫分类管理制度,并在业务量大的广州、中山、东莞3个局开展试点工作。2009年1月至10月,共检验检疫供港澳食品出口批次和货值同比分别增长5.81%和9.08%,为维护港澳地区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强化工作责任,积极构建完善的认证认可监督体系。组织开展了认证行政执法全过程监管试点工作,建立起设置合理、运行有效便捷、行为规范公正的认证执法监管体系。工作重心下移,将强制性产品认证免办审批及后续监管工作下移到分支局。完善了“谁评审,谁负责”、“谁推荐,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建立卫生注册与食品监管综合治理信息共享通报机制。
加强业务合作,全面推行质量安全监管协作机制。着力促进各地政府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负总责、企业负首责、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四联动”工作机制。先后与惠州、汕头、湛江、阳江、梅州、河源、清远等13个地市政府就加强区域质量监管、促进扩大出口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与广东省农业厅和海洋与渔业局就促进农产品扩大出口签署了合作协议,与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就加强质检业务合作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与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就共同打造高效便捷的区域通关物流环境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与中国检验(香港)有限公司和五洲检验(泰国)就加强进口产品检验协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形成检验检疫执法把关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合力。
推动科技兴检,着力提升检验检疫技术保障水平。与佛山市禅城区政府合作共建了金属与金属材料、建筑卫生陶瓷、生态纺织品等三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与顺德区政府共建国家级家用电器重点实验室,与东莞市共建了东莞检验检疫局石排检测基地,与中国检科院卫生检疫研究所合作建立了广东热带病研究室,与五邑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高校建立了检校科研合作关系。
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广东检验检疫人将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抢占先机,切实肩负起国家赋予我们新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