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吉林检验检疫局汽车办守护汽车产业二十周年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迎风起航 驶向一汽

  生于斯,长于斯。检验检疫机构的成长,离不开时代的召唤。

  上世纪90年代,进口汽车的浪潮汹涌澎湃,国产汽车被逼到死角。承载产业报国梦想的一汽人,以共和国汽车工业长子之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第三次创业。

  1994年4月,在一汽15万辆现代化轿车工程决战誓师大会上,年逾七旬的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亲临现场,为突击队员授旗。随着各项工作的相继启动,进口生产线设备和零部件的检验已成燃眉之急,关于设立驻厂机构的申请书也摆到了吉林商检局局长案头。

  原斯大林大街81号的办公楼里,时任副局长李延辉和一汽-大众公司经理林敢为亲切握手,大众办(科级建制)应运而生,吉林检验检疫人加入了圆梦者的行伍,开了驻厂检验的先河。

  “领导一声吼,说走咱就走”,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由吴笑宇带队,郑东来、孙岩、于健平三人进驻一汽-大众,一进场,他们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木箱齐齐地码了一条街,从头看不到尾。几米高的箱体傲然挺立,高高地挡住了众人的视线。

  从此,他们开始了忙碌,早上踏着晨露,中午顶着太阳,晚上披着星光,所有的时间,都铺在现场。

  设备检验并不是一路平坦,“上天入地”才能看细查全,检验员踩着颤巍巍的梯子,爬到三四米高的设备顶端,查看表面处理情况、分辨结构特征,再钻到2米深的地坑里,看管线、找电路,还要时不时盯着头上来回运动、飞来飞去的天车。建设中的场地,危险随时可能到来,最惊心的一次,天车急停,2吨多的安装体在他们前面半米的地方坠落。

  最令汽车厂员工们感动的是,检验检疫人员依靠信息、把关优势,多次成功帮助企业索赔。为这事儿,中方企业人员还编了顺口溜“头顶大盖帽,手擒金相图,商检一出马,老外被征服”。

  一次又一次检出进境不合格材料,一次又一次的疑难化解,让大众办真正成为企业的“主心骨”。

  而在大众办内部,也形成了互助友爱、毫无保留、倾囊相赠等特有的一家亲氛围。

  2002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二年,汽车产业高歌猛进,进出口快速通关成为一汽的迫切需求。在当时,大众办只能搞商品检验,遇到检疫任务时,还需要内部协调,去请卫生处理、植检处派人过来检疫,效率难以提高。

  “改两个和尚抬水为一个和尚挑水。”局长李元平把改革的视角瞄准了加强检疫完善一汽办的功能上。

  于是,当年10月整合了检疫业务的吉林检验检疫局驻一汽办(科级建制)正式挂牌成立。

  随着人员的增多,经过协调,企业腾挪出几间库房,一汽办终于有了一个落脚地点。拥挤和透风是最初的记忆,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干事业的激情燃烧着每个人的胸膛。

  这其中,有埋头苦干、所有检务工作一肩挑的宋远航;有在一汽办一干十年、多次为企业成功索赔的魏佰友;还有不辞劳苦主动接手检验用车、风雨无阻的张树文…平凡岗位上的积累和坚持成就了贡献。

  物理学上,原子顺序的变化促成了物质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一汽办从中获得启发,积极与长春海关协调,变顺序“检疫+海关+检验”为“海关+检疫+检验”。通过一次吊箱、与海关人员同下现场等做法,一方面保证了检验检疫的连续性,提升把关能力;另一方面,大大加快进口汽车散件的验放速度,较早地进行了大通关的尝试。

  2004年,一汽-大众二厂建设进入攻坚战,企业充满期待:这个全套进口设备、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工厂何时能够建成?检验检疫周期和速度至关重要,副局长秦伯英亲自挂帅到一汽现场办公,帮扶企业“十一条”出台,政策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大众二厂一年即告建成。出席剪彩仪式的德国总理施罗德惊叹于这样的效率,不由得挑起大指:“如此浩大的工程,在德国,起码也要三年”!

  饮水思源,2007年初,在庆祝海关、国检驻厂庆典上,一汽将水晶杯赠送给吉林检验检疫局,既盛满了感激,又寄寓着恒久。同年,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吉林检验检疫局以一汽办为基础,设立正处级的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办事处(以下简称汽车办),又一次吹响了推动东北振兴的号角。

  回忆当时的情景,“办领导千方百计提高把关服务的有效性,下边的人一刻也闲不着”,汽车办先后完成机构、党建、队伍、业务、口岸窗口等五大方面的建设。新人多岗轮训、外出学习后办内二次讲解、异常情况集体处理等多项提升检验检疫功能的创新之举都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作”。

  在全国检验检疫实践中,机构驻厂不乏先例,也不缺来者,但坚持者少,坚守者廖。汽车办深深扎根一汽20年,成为企业的座上之宾,靠的是什么?三条经验就是,严把质量安全关,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事办,建立检企互动机制。2011年,一汽-大众提出百万辆冲刺的目标。汽车办按照局党组提出的“分级管理、深挖潜能、上下联动、破解难题”工作思路,从三个层面与企业互动:一是吉林检验检疫局领导与一汽集团高层的会晤;二是汽车办领导与一汽集团所属企业领导中层的交流;三是汽车办业务科室与企业部门基层的合作。

  于是就有了面对面的沟通,心与心的交流。圆桌的一边,企业单刀直入,困难与问题和盘托出;另一边,检验检疫机构也开门见山,详细解读政策法规,意见和建议在第一时间答复。

  因此也有了检关企篮球友谊赛。你追我赶、拼搏向上的正能量,穿过赛场,化作强劲的动力,让检企合作共赢:一汽集团整车产销量从15万辆到2012年的264万辆的背后,是汽车办的20年无事故、20年零差错。这真是幸福日子年年好,芝麻开花节节高!

  一次又一次的冲锋陷阵,一次又一次的春风化雨,让一汽办真正成为企业的“贴心人”。

  飒爽英姿 国门亮剑

  入境集装箱中,一粒小小的种子,一头危险的蜘蛛,因其在国内缺少天敌,对我国生态安全的威胁也是相当巨大的,这就是检疫工作上的蝴蝶效应。当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以及其他有害生物(以下简称病虫害)传入传出国境,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和人体健康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那一刻,注定了汽车办检疫人的使命与光荣。

  这是一个把青春无悔写在入党誓言上的团队,长年累月的现场工作在他们脸庞打上特有的标签,黝黑的肤色,洁白的牙齿,很健康、也很阳光。在办公室的日子,总是匆匆,一汽国际物流场站才是他们的“家”。

  作为全省最大的集装箱监管场站,年进出集装箱七万标箱,它记录2000年检疫工作开展以来所有的鲜亮数字:累计检出和截获医学媒介生物38批,有害生物475批,其他禁止进境物674批。

  黑双棘长蠹、光胸断眼天牛、暗褐断眼天牛…这些收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的名字本离我们很远,因为检疫工作者的忠诚履职、又离我们很近,让我们感到身边实实在在的威胁。当《中国国门时报》、吉林电视台和各媒体一次又一次刊出他们的名字时,我们有理由认为,那是对滂沱暴雨中坚守者的回答,也是向扬沙大风中穿梭者的致敬。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检出和截获的背后是检疫科的辛勤与忙碌。每天的送样,堆满了技术中心那长长的窗口。据统计,在汽车办检疫科,集装箱抽查比例达20%,人均查验创全国之最。不畏艰辛,因为责任!

  七月的北国,花红柳绿,虽有良辰美景,汽车办检疫人却无暇顾及,过去的经历告诉他们,有害生物渐入全年高发期。还是在2007年7月27日上午,一汽办首次在同一集装箱内截获近万头有害生物,3纲、7目、16科、18种,其中包含国内首次截获的拟球甲科昆虫Sericoderes lateralis Gyllenbal。

  组合拳随之跟进,现场情况通报会迅速召开,供货商列为高风险的检疫对象严控,一个在境外源头上进行彻底、细致的除害处理工作的监管方案正式形成并落地,从此,截获清单上再没出现过那家木质包装供应商的名字。

  挡在国门外的,还有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机电产品。2010年7月26日,当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迎着清晨的霞光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第一次使用刚刚从我国台湾地区输入的数控龙门铣床时,他们并不知道,危险刚刚擦身而过。

  三周前,汽车办在对该设备进行检验过程中,发现了严重的安全隐患:铣床未安装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在设备运行状态下,工作仓罩仍可正常开启,操作人员直接面对高速旋转的刀具。安全重于泰山!汽车办当即责令企业停止安装,进行整改。

  经过交涉,制造商提供的“联锁机构”运抵长春,排除了安全隐患。

  凭着一颗保安全、守国门的忠心,面对危险,汽车办永远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

  投桃报李 踏雪寻梅

  检验检疫工作有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把关,二是服务。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20年的时间里,历任班子始终坚信有为才能有位,严格把关是最好的服务。

  2005年6月开始,一汽轿车公司从日本进口的发动机、变速箱频繁出现使用故障,涉及金额8146277日元。围绕责任主体,中日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日方不但拿来了集装箱中振动测试仪的检测数据,还提供了产品封箱前的作业记录和照片。

  白纸黑字,无懈可击,没有人看出破绽,各方纷纷退却。一汽办没有放弃!李伟先后14次深入现场,反复进行推理、还原;3次召集各方讨论,对结果汇总、分析。一个多月的时间,致损原因终于水落石出——装载货物的上下两层可拆解式金属架未进行连体固定,托架向集装箱端门方向位移并脱落。销钉尺寸存在偏差,导致货物固定不牢,引发表面残损。确凿的事实面前,日方哑然。索赔成功!受损产品迅速补发,包装方式持续改善,避免了企业“断炊”。

  一石激起千层浪,央视九套、吉林卫视台《守望都市》纷至沓来,对这场大快人心、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始末进行专题采访,一汽办人又登上了电视台的黄金时段,看到画面上的丈夫,妻子们一下子理解了他们的忙碌。

  从大众办到一汽办再到汽车办,对外索赔工作从未间断过,高达1406个批次、9721.44万美元的索赔数字,有力地印证着“企业守护神”的美誉。

  进口如此,出口亦然。让质量安全成为出口企业的一张名片,始终是汽车办的追求。

  2012年6月4日,在省政府礼堂,吉林省人民政府隆重举行首届出口企业质量安全奖表彰大会,长春一汽四环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当公司总经理陈余文从省领导手中接过奖状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是我们民营企业的殊荣,谢谢省政府、谢谢吉林检验检疫局、谢谢汽车办”。

  后来,面对来访的刘志研副局长,他也是这么说的。作为见证者,他对汽车办的检验人员一直很内疚:

  冬天的时候,地冻天寒,风吹刺骨,永远是按不下去的快门、瑟瑟发抖的手;盛夏的时节,冒着烈日,检验员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洁白的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这没有影响“24小时加班、5+2工作制”的惠企承诺。问题接连检出:集装箱透光、包装带树皮、木托松动、边脚开裂等……于是,现场又成为大课堂,汽车办监督指导企业认真整改,确保了中国制造顺利漂扬过海、走出国门。

  2008年5月中旬,一汽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阎峰一行急匆匆赶到汽车办,请求在出口车检验中给予政策支持,以便其能够搭上末班车,在6月末俄罗斯认证失效前出口1000辆自卸货车。

  打破常规需要魄力,汽车办做到了。经慎重研究,改变以往“先报检、再检验、后出证放行”的模式,实行“先检验放行、再报检、后出证”的新模式。规定企业上报当日装配完成的出口汽车VIN码(车辆识别代码),作为一个检验批,次日施检并建立检毕合格车辆的VIN码电子信息库,凡在信息库中的车辆,报检后直接出证放行,做到了逐台核查、逐批检验,确保了产品质量。

  2013年,汽车办再出新招,巧破瓶颈:制定了“先测安全+再检外观”操作模式,成功促进500辆欧朗汽车顺利出口,赢得开门红。

  一汽集团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刘春辉见证了汽车办的发展历程。“汽车办的发展,是与一汽集团的发展基本同步的。但不管怎么发展壮大,他们对企业服务的热情没有变,对把关的严格程度没有变。”刘春辉充满感激地说。

  真心惠企,就要争取一切有利时机为企业创造良好环境。2011年日本地震一声响,李成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突发事件,精心布置,潜心思考,几天后一篇题为《日本地震对我省汽车产业影响及应对建议》的政务信息加急上报,时任省委书记孙政才亲自批示研究对策,影响力巨大。

  一路风雨 歌声嘹亮

  汽车产业关联度高,可拉动上下游钢铁、电子、化工等150多个产业的发展,可谓以点带面。

  随着一汽进出口量不断加大,为了使执法服务跟上一汽的国际化步伐,汽车办在创新检疫查验放行模式上下足了功夫。

  2009年6月,“进境集装箱检验检疫快速验放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将作业节点由9个降低至4个,下达查验指令时间由20分钟缩短到15秒内完成,查验前准备及现场查验时间由3~4小时缩减到1小时,每年为企业降低近417万元的运营成本。

  2011年5月18日,出口车检验的“手摸、眼看、上线检”老三样模式,有了彻底的改变。在王伟的操控下,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尾音,便携式汽车制动检测仪成功投入使用,科技兴检有了最直接的印证。

  CIQ2000系统出具的发票清单信息单一,王大力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主持推出了“特色发票清单服务”系统,把所有需要的信息整合到一份清单内,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管理。

  正是这样一批人,SN标准的起草、TBT/WTO的评议、出口企业的免验审查均能看到汽车办检验人的影子。由汽车办合作完成的科研项目“欧盟及非洲国家汽车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及市场准入要求的研究”及“汽车II、IIA型及挂车II型制动性能测试系统的研发”,还获得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二等奖。

  历史定格 荣耀点亮

  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支树平在吉林检验检疫局干部大会上的讲话铿锵有力:“一汽是吉林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检验检疫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促进吉林汽车产业发展上有新作为!”吉林检验检疫局新任局长朱宽胜调研的第一站就走进一汽,要求汽车办在推进百万辆汽车增产、专用车基地建设、新能源汽车开发等工程上再立新功!

  2012年,支树平局长一行深入到一汽调研,并亲切看望了汽车办相关人员,这张照片,一直被汽车办珍藏着,在感受温暖记忆的同时,也成为前行的动力。

  2013年3月21日,吉林检验检疫局与一汽-大众公司签订《检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从这一刻起,检验检疫驻一汽的“一站式”服务又添新举措、新内容、新载体,出境货物通关速度将进一步提高。

  速度提升的背后,是汽车办二十年如一日不辱使命、严格把关、服务前移、忘我工作的辛勤汗水,因为这份坚持,质检总局先进集体、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优胜单位、省直机关优秀党支部等荣誉接踵而至。

  回望二十年,在一届又一届吉林检验检疫局党组的领导下,汽车办将传承着“保安全、强检疫、重实干、讲奉献”的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任还比一任钻,监管和服务水平一年更比一年强,检出和截获能力不断提升,检企互动更加紧密。推进吉林汽车产业发展的能力如一汽生产的汽车,质量越来越好;把关手段和方法像“车型”般越来越多,永远脚踏实地,滚滚向前。

作者:孟祥禹 秦洪湖 来源:中国质检网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9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