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福喜过期肉事件仍在发酵。作为一起丑闻,人们从事件中看到的丑点不止一个,由此引发的反思也不止一个方面。不过,从媒体和网络已经呈示的各种评论声音辨析,其中不少反思走习惯性老路,方向上也是习惯性地走偏了。比如,事件发生后,又有许多人非常情绪化地质问一个老问题:为什么又是媒体先曝光,而不是监管部门?
提出这个问题,事实上犯了两个常识性错误:一是由于对监管部门的职能和行使职能的程序与过程不甚了解,想当然地认为市场监管对个体事件应该具有预见性;二是监管部门日常监管发现并查处的案例远比人们想象的多,却因媒体并不关注或不感兴趣而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导致一些人想当然地认为监管部门不作为。
就像公安机关不可能预见某个人会于何时何地实施偷盗抢劫的违法行为一样,市场监管部门也不可能提前预知某个企业会有什么不轨行为。最重要的是,在法律上,我们还是倾向于把每一位公民当成“好人”(无罪推定),而对企业,当然也要坚持这个原则。媒体也没有什么预见性,只不过基于其职能属性,不管有没有接到举报或发现线索,完全可以预设某个人或企业有问题,然后进行暗访调查。这也可以称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一旦真的发现问题,自然就成就了其先前的谋划,大功告成;没有发现问题也没关系,反正做了调查,有了一手材料,搞个相反主题的报道也不算白忙活。
监管部门却不可以先假设再求证,这不仅是因为执法原则上不允许,还因为根本就没这个功夫和能力。就食品安全而言,食品企业众多,以监管部门目前的人员配备,绝不可能采取人盯人的战术,把企业一个个看住。一般来讲,监管部门会根据企业日常的表现划分出不同的等级,等级高的企业被认为是安全保障做得好的企业,日常的检查相对少;等级低的企业才是日常大量检查的对象。而且,日常监管也做不到事无巨细,只能依靠抽检和查询票证等方式进行,除非有举报,否则很少对食品进行化学检测分析。即使如此,绝大多数质量安全问题都是在这种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的,比如近期著名奢侈品牌卡地亚登上质量黑榜,就是浙江工商部门在一次例行抽检中发现其问题的。
显然,目前市场监管资源和监管手段的不足与人们对食品安全环境更高的要求,已经构成了一种非常紧张的矛盾关系,而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反思的问题。对此,食品安全方面的专家基本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观点:保障食品安全不能靠监管部门人盯人,而要构建食品安全管理系统,严格市场准入标准。事实上,监管部门判断食品企业的所作所为是否合规以及行政监管的依据,是以企业是否具备符合标准的管理体系为标准的。只有当政府监管职能完善,监管到位,企业对食品安全生产心存敬畏,市场能够靠有效的机制良性运转起来,也就是当标准从文字变成行动,消费者的餐桌安全才会真正有保障。
文首提到民众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习惯性走偏”,动辄把批评的矛头指向监管部门,从另一个角度看未尝不是好事。要知道,从世界范围看,食品安全做得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同样经历了在民众的批评声中不断完善成熟的过程。与这些国家治理食品安全手段一样,食品安全丑闻需要众多“扒粪者”,这将使监管成本降到最低。要知道,食品安全是所有社会成员艰苦努力获得的成果,要靠信息公开、行政监管,以及法律为无辜者伸张正义——一句话,舌尖上的安全,是市场秩序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