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卖了,江西赣南果农刘老汉脸上却看不出喜悦。刚成熟时1.76元/500克他没舍得卖,没想到后来价格突降,只得以1.1元/500克出售,一眨眼工夫就损失一万多元;脐橙苗木大户薛春华则抱怨,他繁育的5万株苗木只售出一半,要是往年早就被预订一空了,这是他数年来育苗第一次遭遇“卖苗难”。笔者在赣南脐橙的两个主产县寻乌和安远的所见表明,一直是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江西赣南脐橙在2004年底饱尝了失宠的滋味。而这一切均源于“染色橙”事件。
希望之果跌下“神坛”
江西赣南是中国脐橙之乡,所产脐橙酸甜适度,风味浓郁,自然着色橙红,品质可与美国新奇士橙媲美。加上其靠近珠三角的区位优势,赣南脐橙被专家誉为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脐橙之希望,甚至可以成为我国水果抵御“洋水果”入侵的“先锋”,并因此入围国家农业部的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这几年,赣南脐橙的果园价一直维持在每500克1.8元左右,不少农民靠脐橙脱贫致富,有的还成为十万元户、百万元户,买上了小车,住进了别墅。
因为适销对路,从2003年开始,广东境内一些果品经销商为抢市场先机,在脐橙尚未完全成熟之前,到赣南产区收购青皮或黄皮果,用乙烯利脱青催熟后,在加入含有染色剂的温水中浸泡使果皮成橙红色出售。2004年,这股染色热继续升温,本来赣南脐橙完全成熟应在每年11月20日以后,而一些经销商竟在9月份就来收青果,果园价最高达3元/500克。2004年11月24日,广东对此进行曝光后,香港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占香港水果市场70%份额的“惠康”超市和“百佳”公司,从去年12月6日起全面停售并回收“江西橙”,酿成了沸沸扬扬的“染色橙”事件,经销商纷纷撕毁订单,果价猛跌,果农损失惨重。
优势产业诸多痛处被击中
赣州不少果农和干部怀疑,“染色橙”事件可能是竞争对手根据我国法律空白和产业弱点策划的一个“商业阴谋”。但赣州市委农工部部长曾新方等人认为,赣南脐橙在此次事件中一溃千里,主要是击中了这个产业自身存在的缺陷。
首先,对优势产业的保护机制存在漏洞。第一,标准对接滞后。国外(包括境外)不少国家和地区已经淘汰并禁止的水果染色技术,我国至今没有明确。第二,对市场突发事件缺乏应急协调机制。第三,产业扶持保护机制仍需完善。
其次,产业运作模式缺乏竞争力。一是龙头企业难以压阵。二是果业协会难挑大梁。另外,产地产业链条太短,产加销跨省脱节难以监管,市场太过集中也是赣南脐橙产业在此次事件中暴露出的软肋。
坏事如何变好事
赣南各地干部和果农普遍认为,“染色橙”事件不全是坏事。由于自身缺憾多,赣南脐橙产业迟早要出问题。与其等产量100万吨时再出,不如现在30万吨时就出,损失小,也好掉头,更可以吸取教训,及时补过,把坏事变好。
目前,赣南各县正因势利导,引导农民更加重视标准化生产、无公害生产,同时从培育龙头企业、做大果业协会、加强产后销售、强化市场监管和加强果品检疫检验等方面着手,通过完善保护机制,理顺产业运作模式,逐步提高自身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标准化生产不再是口号,一向只管种果,不问市场的赣南果农通过这次“染色橙”风波真切体验到了市场的爱憎分明:此次风波后不同品质的赣南脐橙价差很大,次果跌到了每500克0.8元以下,而直径8厘米以上的精品果依然价格不菲。很多原来不舍得疏花疏果的果农都表示,看来今后确实要统一生产标准。
江西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李安全说,江西将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加快制定并推行赣南脐橙的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尽早完成推荐性国家标准的起草,并写入禁止使用“橘子红2”等染色剂内容。